垃圾分类全面推行,城市绿化园林中修剪出来的大量树枝枯叶去哪里?近日,临港地区绿化废弃物再生利用一期项目进入设备联合调试阶段,预计6月底可试运行生产。
现场,枝丫交错的一人长树枝,经过机器迅速成为碎料,后续还将通过发酵加工等工序,生产出绿化覆盖、土壤改良等系列产品回归土壤,完成“落叶归根” 的循环。
今后,临港地区的绿化废弃物不仅有了去处,同时还能用于土壤精准改良和修复,真正实现取之于绿还至于绿。而这一绿化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先行示范举措,来自于临港管委会对临港地区绿化建设的现实评估和调研。
绿化废弃物消减和土地吸纳双向需求的碰撞
一方面,临港地区有极大的绿化废弃物产生量。根据规划,临港地区将形成市域森林通廊—临港中央森林—城市楔形绿廊—城市集中绿地的四级绿化体系,总体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目前,已经建成的绿地面积130万平方米,绿化废弃物年处理量约6500吨;远期绿化面积将超过550万平方米,绿化废弃物年处理量约有30000吨。
另一方面,临港地区的绿化用地又急需进行改良。临港地区沿海土地多为滩涂或人工吹填形成,成陆时间短、熟化程度低,土质pH高、含盐量高、质地粘重、养分缺乏、有机质含量低等缺陷问题,影响树木萌发和生长,绿化土壤不良性状改良迫在眉睫。
绿化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既解决了绿化废弃物外运、处理问题,又使绿化土壤改善有了生态化来源,就地处置、就地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人力等成本。因此,临港管委会明确将绿化废弃物再生利用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建设临港地区绿化废弃物再生利用中心。
近期全速推进投用和远期全面循环的建设模式
结合临港地区实际,临港地区绿化废弃物再生利用中心按近、远期分阶段推进;在设备选型和人员储备上,近远期结合,减少设备和技术人员资源浪费。
近期项目今年3月14日立项,充分利用临港污水处理厂现有场地、设施,由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牵头设计,依托于植物园工程公司和上海农财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废弃物处理方案与技术支持,以及美国威猛公司提供的大型木质粉碎机、小型木质细粉碎机。由植物园工程公司将粗细粉碎机进行料仓、传送带、泡料池、发酵车间以及灌包设备进行联动配置。现场新建原料、成品堆场、实验室等基础设施,运用企业成熟的绿化废弃物发酵技术工艺,年处理量2500吨。整套设备从进料-粗粉-分料-细粉-泡料等过程装备了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机械化流水操作,处理过程中采用“淋溶-收集-泡料”方式实现水循环利用。
美国威猛HG365E大型木质粉碎机
细粉碎机
料仓
远期建成年处理约30000吨的大型绿化废弃物再生利用中心,全面实现临港地区全部绿化废弃物的自循环利用;将临港地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的绿化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先行示范区,同时为其他地区在政策和技术上提供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